ptn与ip ran在竞争中走向融合
宽带化、ip化已经成为电信网的发展趋势,在这种趋势下,光与ip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碰撞和融合。
目前,为了更好、更快地适应网络和业务发展的需要,光与ip的融合,不再仅仅只是单个领域,而是面向全网的更全面、更深入的融合。为此,本期专题将从骨干网、城域网、接入网等多个角度,展示光与ip的融合。
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,流量和带宽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,传统基站e1上联的方式正逐步向以太网上联转变。原有的以mstp为主的回程网络本质上仍然是tdm技术,无论是扩展能力还是带宽成本,都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基站承载网络ip化改造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在此新形势下,业界对移动基站回传的关注度不断增加。
基站回传,主要集中在基站(bts)与基站控制器(bsc)之间的传送网络,称为ran(radioaccessnet-work)。在新一代承载方案的选择上,出现了两种竞争性技术:ptn与ip ran。从通信理论基础来看,传送网络本质上的区别体现在三个层面:首先是时分复用和分组复用的本质区别,典型的就是sdh网络和ip网络的差别;其次是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差别,典型的就是ip与atm网络的差别;最后就是动态寻址和静态寻址的差别。
ptn和ip ran,无论是基于ip包的分组还是mpls标签的交换,都是分组复用网络,但是ptn是面向连接的,而ip ran是无连接的,以ip地址来寻址,ptn是静态配置寻址,不具备动态寻址的能力。这两种技术分别来源于语音通信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,在厂商层面目前也形成了两大阵营。诺基亚西门子通信、爱立信、ut斯达康、烽火通信等支持ptn方案,思科主推ip ran方案,而华为、中兴通讯、阿尔卡特朗讯则可提供两种k8凯发天生赢家的解决方案。
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mstp后的新一代移动回传承载方案。ptn阵营以中国移动发展最快,其现网之中已经有20万端ptn设备。今年2月,中国移动牵头组织了ptn设备互通测试,对其主导的基于g-ach y.1731的ptn oam方案进行了前瞻性的互通验证。在ip ran阵营,国内运营商如中国电信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ip ran试点,3月,中国电信在国内多个地方进行了端到端ip ran分组化承载技术试点,用以测试ip ran方案对3g基站ip化的承载能力。中国联通则采用双保险战略。在3月进行了8个城市的分组传送实验网测试后,又于近日进行了7个城市的ptn承载hspa 业务试点。同时,中国联通也考虑引入ip ran方案,目前正在北京、长沙、沈阳、常州、珠海等地进行规模化的ip ran商用试点。
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,网络的ip化是主流趋势,基于ip/mpls技术的ip ran方案非常适合ip网络,这也将是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,然而国内的大多数通信网络仍然基于传统的传输网络架构,这使得根植于传输网络的ptn技术更能够与现有网络有效兼容,两种技术之间的选择也令运营商难下决心。从整个产业角度来看,ptn、ip ran所基于的网络基础不同,演进路线不同,然而两者的核心技术是一致的,最终都是为了承载ip化的全业务。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有关专家表示,基于mstp的网络适宜向ptn过渡,而新建的以太网架构则可以考虑采用ip ran方案。
运营商对新技术的探讨和试验,带给了产业链不断完善的机遇。如今,两种方案也在向更加融合的方向发展。ptn是从承载基站回传兴起的,但如今所扮演的角色绝非如此,从接入到汇聚再到交换,厂商都能提供对应的ptn设备,ptn的分组传送能力正在向全业务承载的各个领域渗透。而路由器厂商也在增强路由方案的oam性能,让路由器提供更高的qos。中国联通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总工程师唐雄燕认为,未来不排除根据不同的业务应用场景和网络部署现状,在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技术k8凯发天生赢家的解决方案。业界专家认为,两种技术在相互借鉴,并越来越趋同,这种技术差异缩小甚至消失的趋势对运营商而言非常有利,没有了技术选择的后顾之忧,运营商只需从具体产品应用案例、成本、产业链支撑等角度去综合考量。